近期,疫情在全國各地零星暴發,新一輪的防控措施不斷升級,再次引起人們對公共場所空氣安全的關注。此前,為了更好地推進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常務委員會,就當前和下一階段全國疫情防控形勢進行了研判、對具體任務進行了部署、對學校等重點場所常態化防控進行了謀劃。
本次國內重點區域聚集性疫情暴發點多,涉及面較廣,頻率較高,因此在學校、辦公企業等公共場所中,做好疫情防控顯得尤為重要。之前針對如上海華亭賓館等,“作為集中空調系統的酒店設施如不經過技術改造大多并不適用于集中隔離”這樣的討論,也讓如何避免公共場所中央空調對疫情傳播帶來的潛在風險成為了本次疫情阻擊戰中較為重要的問題。
實際上,關于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公共區域的空氣治理問題,我國在2020年就下發了《關于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指南的通知》,其中,“做好空調系統清潔消毒工作”“采用全新風模式運行,以防止交叉污染”“對于既不能開啟外窗,又不具備新風、排風的房間應停止使用”等若干意見的提出,為公共區域衛生和空氣安全注入了“強心劑”。

因此,助推公共區域內中央空調的改造,多措并舉才能更好的阻擊新冠疫情。隨著接下來氣溫不斷的升高,公共區域的空調系統將被長時間使用,所以對公共區域進行疫情防控絕不能“一刀切”地禁用公共空調系統,既不是長久之計也難以起到有效的防控作用,并且很大程度上可能會因天氣炎熱而產生風熱型感冒等。
所以,各地區應該積極自查當前各公共區域中央空調通風過濾能力與疫情防控要求標準之間的差距,通過積極的技術優化改造在實現環境降溫的同時強化空氣過濾和流通的效率,至少應該推出相關深化公共區域空調系統改造的規劃,提升公眾防疫抗疫的信心。
目前國內諸如上海東方明珠、中山醫院、華夏賓館等公共建筑已成功打造出適合在疫情常態化下持續運營的“健康空氣環境”,通過加裝空氣消毒凈化裝置來保護室內人員的健康安全,為后疫情時代建筑樓宇暖通系統迭代升級,強化常態化防控措施,打造出具備成效的空氣防疫樣板。
不僅如此,當前全國各地有關部門已經逐步開始論證公共區域中央空調系統改造的可行性,預計將以學校、企業、商場等人群高度聚集的重要敏感區域為“切入點”,布局集新風系統、殺菌系統、過濾系統為一體的公共場所中央空間產品,為公共區域中央空調系統戴上“口罩”、為疫情防控再上“保險”。